在南海東部恩平20-4平臺,一條地下“高速公路”不久前成功建成“通車”,這條“高速”首次運用一趟多層壓裂充填增產技術,讓新井投產后穩(wěn)產在1500桶,產能超預期75%。這也是交聯聚合物壓裂液在我國海上油田的首次應用。
為啥要建高速公路?
低滲油田,產能難以釋放
低滲油田即滲透率很低的油田一般是指滲透率小于50mD(毫達西)的油田,以恩平20-4油田為例,這類低滲油田生產中后期容易出現穩(wěn)產水平低、產能難以釋放等問題。
地層易出砂,堵塞油氣通道。一般來說巖石中各種巖石顆粒之間的膠結程度低很容易導致顆粒脫落,然后跟隨油氣流動聚集在井筒和儲層之間造成堵塞、影響產量。
此外,隨著開發(fā)程度的深入,恩平20-4油田還會出現原油產量下降,綜合含水率上升等問題,導致生產運行費用,管理費用逐年增高。這些都將嚴重影響油田開發(fā)的經濟效益。
為啃掉這些“硬骨頭”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從儲層物性改造、降低表皮系數、增加泄油面積等多方面開展科研攻關,創(chuàng)新采取一趟多層壓裂充填增產技術,該技術是油層壓裂和篩管礫石充填相結合的新型完井方法。具有壓裂增產、長效防砂等多重功效。
黑科技有何特點?
油田開采時,原油在井筒附近會以徑向流的形式存在,這個原理發(fā)生在低滲油藏,就會出現原油的“塞車”現象。
項目團隊首先應用壓裂技術,通過高壓將儲層壓開,并制造向遠處延伸的裂縫形成高滲透率導流通道,這就像是在地層中建起“高速公路”,大幅降低流動阻力,使原油沿“高速公路”快速進入井筒。
當然,光是將地層壓開裂縫還遠遠不夠,由于受外部巖石的作用影響,裂縫在壓力消失后會慢慢閉合,好不容易建成的“高速公路”則變成了“臨時開放”狀態(tài)。
充填防砂技術通過填入支撐陶粒不僅讓裂縫不會完全閉合,還能有效過濾脫落的巖石顆粒,保持“高速公路”的暢通,從而大幅提高油藏采收效率。
一口井往往會貫穿多個儲層,本次實施的一趟多層壓裂充填增產技術,較常規(guī)作業(yè)流程大幅簡化,一趟下鉆就可以連續(xù)對多個儲層進行作業(yè),縮短工期近30%。
高速公路怎么建?
在設計方面為確保增產效果,項目團隊組織專家組從固井質量、工藝技術、壓裂方案三個維度進行多次論證,系統(tǒng)優(yōu)化工藝參數和實施方法,并優(yōu)中選優(yōu)壓裂液體系以充分匹配儲層需求。
在施工方面項目團隊實時監(jiān)測數據,及時調整用料比例,優(yōu)化作業(yè)程序,經過12小時連續(xù)奮戰(zhàn),圓滿完成南海東部首次一趟多層壓裂充填作業(yè)。
該新技術的成功應用為南海東部油田中低滲儲層開發(fā)提供了一種有效措施。未來,這一技術將得到更多應用,為南海東部油田增儲上產提供更強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