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版“海碼風電”中,我們除了提供最全的風場、船舶、企業(yè)信息外,還新增了新增了標注項目、港口、船舶位置信息的海上風電全信息地圖 ,以及根據實時數據繪制的圖表看板 。
我們實時更新海上風電項目的招投標新聞、項目和船舶的里程碑信息,為您參與項目提供第一手資料!
我們一網打盡海上風電產業(yè)鏈上下游企業(yè),并和項目、船舶、招投標信息關聯,讓您全方位掌握企業(yè)圖譜 !
下面小編通過“海碼風電”數據庫,多維度解讀2019年以來國內海上風電項目所使用的整機。
單機容量
從2019年到2024年,國內全容量投產的海上風電項目累計裝機容量接近3380萬千瓦,數量超過5500臺。
這六年間,風機的平均單機容量從3.75MW一路上升到12.05MW,特別是2022年以后,隨著大機組商業(yè)運營的加速,平均單機容量上升速度更快!2024年,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12MW!
從商業(yè)化批量使用角度來看,單機容量上升速度十分迅猛,幾乎每兩年更換一個最大機型。
2019到2020,金風6.45MW機組引領!
2021到2022,東氣、明陽、海裝輪番登場,把最大機組提升到兩位數!
2023到2024,金風又奪回了超大機組的寶座,一舉將容量推向了16MW!
開發(fā)商和省份
從開發(fā)商來看,被稱作“海上風電引領者”的三峽幾乎都是最先“嘗鮮”的,不斷在全國各處海上風場嘗試使用大機組!
從區(qū)域省份來看,福建省依托海上風電產業(yè)園,可稱為大機組誕生的搖籃!
葉輪直徑
再來關注一下伴隨容量提升的風機葉輪直徑情況!平均葉輪直徑每年增大的幅度都在擴大,從每年增加12米逐漸擴大到增加接近27米,直到2024年才放緩。
如果分析商業(yè)化機型的最大葉輪直徑,可以看到并不是一直在增長,2020年和2024年都出現了回調的情況,確實,從2021年到2022年一下子躍升了50多米,過于夸張了!
葉片不比成熟的電機和齒輪箱,它在海上的高空中如此周而復始的旋轉20多年,想想都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我們的大葉片在材料、控制等各方面真的準備好了嗎?
那些公開或不公開的“葉片折斷”事故在時刻提醒我們,葉片不是孫悟空手中的金箍棒,不可能一直“長長長” !
主機廠
從主機廠家來看,明陽無論從容量還是風機數量都保持了國內海上領先地位;緊隨其后的是憑借早些年引進西門子技術的上海電氣;金風在海上的表現也一直穩(wěn)定,每年都保持了一定規(guī)模的裝機量;海裝和遠景處于同一水平,但2024年本身并網項目較少,兩家都沒有增量;東方電氣近幾年不斷刷新超大機組容量,在福建和江蘇供應了一定數量的風機;這兩年中車和運達也逐漸開始在海上風機領域發(fā)力,有望成為新的競爭者。
從招標情況來看,2025年,海上風機的平均單機容量和最大機型還會增大,但增大幅度不會像那樣了,葉輪直徑的增長速度會更緩慢。